文 / 蛹之生心理諮商所 郭怡君諮商心理師
在一整天工作滿檔,筋疲力盡後…你是否也想著,等到周末一定要來好好耍廢、好好出遊放鬆一下?
看著社群平台上滿滿的出國度假、大啖美食照片…你是否也想著,等到連假也要來好好安排假期放鬆一下?
如果你也是如上所述在安排「放鬆」的,那似乎凸顯一件事情,就是放鬆總被我們延宕,總是被我們排在最後…你發現了嗎?
甚至真的安排放鬆行程了……卻掛心著沒做完的事情而無法放鬆……
放鬆總在累斃後 ? 當放鬆成為努力工作的獎賞
從小我們總被教育,事情做完了才能休息、放鬆,甚至我們會設定一個放鬆的目標,促使我們努力工作。因此,放鬆成為一個獎賞、誘因,我們會以此要求自己趕完所有進度,才能好好放鬆休息。
這樣的觀念,會導致幾種結果:
- 過勞:也許我們很順利的完成工作進度,可以好好放鬆了;但我們卻發現我們已經累壞了,身體也過度緊繃,情緒也過度負荷。
- 不敢放鬆休息:當工作進展的不順利,或工作總是做不完,我們就在責任心的驅使下,不敢放鬆,不敢休息,因為這叫做「懈怠」;或者因為原定的「放鬆行程」已安排,只好懷著罪疚感,或心事重重的奔赴行程,但完全無法好好放鬆享受原本很期待的身心修復與休息。
- 身心俱疲的惡性循環:當工作不順利、或工作總是做不完的狀態太久,無論我們準備了多讓人期待的放鬆活動,根本沒真正放鬆,放鬆品質低落,導致疲憊感不僅沒有減輕,還感覺更累了!這樣的狀態想當然影響工作效益,甚至產生工作的拖延,這樣的惡性循環中拖垮身心健康。
以放鬆作為努力工作的誘因,會帶來以上幾種副作用。臨床上也發現,在惡性循環久了之後,因為過勞、或常常無法達成自己設下的目標,有些人會開始剝奪自己的放鬆資格,開始貶低自己的價值,或常常處於心神不寧的狀態,成為「奴性體質」,認為自己是「沒有資格」休息的,最後導致身心崩潰。
因此,放鬆不能成為附屬,放鬆與工作,必須同等重要!
Work Hard,Play Hard ? 你的放鬆不是你的放鬆
既然知道放鬆的重要,有些人不免疑問,那我要如何安排放鬆?總不能每天出去玩,吃美食吧?沒錯,放鬆可以是一趟旅行,可以是一頓美食饗宴,更多的時候,可以只是一個很樸素、很平凡的~下課10分鐘。
還記得小時候的下課10分鐘嗎?跟同學聊天打屁,去球場投個兩球…短短10分鐘,即可以緩解剛剛上課50分鐘的疲勞。密西根大學Oscar Ybarra帶領的研究團隊在對192名研究所學生進行調查之後,發現短暫的交談跟對話大大有助於提昇疲乏的認知能力,讓後續的表現更好1。因此,找到你的10分鐘快速充電法是非常有助於調節身心狀態的。
有些人透過假日滿滿的行程得到放風與轉移環境的療癒,然而也有些人平時工作忙碌疲憊,假日旅行或大吃美食,有時反而增加身體及體力負擔,讓返回上班感到更疲累,心情落差更大,不一定適合每個人。Work Hard,Play Hard ? 我們得洞察自己的狀態,了解自己的喜好及需求,適時的、固定的、甚至預定自己的放鬆時間及內容,打造合適自己的放鬆活動。
認真放鬆≠不認真工作,走得快,不如走得久。放鬆是需要時間培養的好習慣
認真放鬆≠不認真工作,不要將放鬆當作認真工作的獎勵,不要將放鬆排在行程的最後一個,而是將工作與放鬆視為生活中同等重要的生活成分。
放鬆的心態與適合自己的放鬆活動,不是短時間可以培養出來的。一般人在面臨較強的工作壓力時,是很難有精力跳脫出來改變心態、調整生活節奏的。也因此,建議大家可以在沒有壓力的時候,就開始檢視自己工作以及放鬆的習慣,透過行為以及心理的互相影響,培養「彈性」、「調節順暢」的生活。
蛹之生心理諮商所專任諮商心理師。我相信困擾人們的不是事件本身,而是對事件的情緒經驗及看法,因此人們不是有問題,只是在經歷中,心靈被卡住,能量被凍結了;希望能在一段安全信任的關係中,讓個案透過被看見、被允許、涵容的陪伴,而後可以洞察、梳理、調整,找到面對或適應的方式,讓自我內在能量可以再次流動;如水之不卻低谷,可以盈過險漥坑地,找到自我的大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