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/曾凱翎 諮商心理師
從小長期接受訓練,幾乎沒有選手說自己從沒被教練罵過,但怎樣去處理這個普遍來說難以消化的負向經驗,是每個運動員必修的學分。
之前聽幾個選手分享,教練會生氣通常是他們訓練態度不認真、遲到早退、上場比賽表現荒腔走板、嚴重失常等,一開始被罵會很害怕,久了之後開始覺得教練是不是故意針對自己,後來開始對教練有情緒,甚至與教練水火不容,只要教練一唸就等於找他碴,但後來選手有機會與教練深談後,發現教練是為了維護團體紀律必須嚴懲不當行為,跟私人情緒沒有任何關係。
以認知心理學來說,「怎麼想」決定了你怎麼感受以及後續的行為表現,在被教練指責時,可以先將教練所說的話定義為「隱藏版」讓自己競技狀況變得更好的表達,並從中截取對自己行為或態度上有正向建議句子,如準時到達練習場地、專心在時限內完成20組體能訓練等客觀要求的事實,至於教練訓誡的口氣好壞,與現在要改進的部分沒有任何關係,試著學習讓自己不受影響,將重點放在完善自己身上,在達成目標的過程中,注意力就會轉移到要做的事情,情緒也會比較平穩,最要緊的是自己正走在進步的路上。
蛹之生心理諮商所諮商心理師/運動心理諮詢老師。 大學時期獲選加入桌球校隊後,一頭栽進運動的世界裡,經過數次大賽洗禮,明白要成為一名選手絕非易事,另外也透過採訪各項目運動員,寫成「運動員的故事」,了解選手們自幼以來走過的點點滴滴,更能貼近運動員的生命經驗。比賽的勝負往往決定在毫釐之間,期待自己能陪伴運動員走過低潮,再創巔峰。